【走找太平山林鐵—平地段】班級展覽

撰文者:彭彥哲

百年前(1924年),太平山林業鐵路平地段(竹林~土場,通稱「羅東林鐵」)全線通車,改變了伐木時代的地理格局。從此,太平山地區生產的木材,不再經由濁水溪(今蘭陽溪)水運至員山,而是利用鐵路陸運至羅東,造就了蓬勃的工商業發展,吸引大量人口就業定居,奠定今日羅東鎮繁榮的基礎。除了運送木材,鐵路也提供林業從業人員、眷屬,以及沿線居民便捷的交通方式,「坐火車去三星」在老一輩羅東人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隨著時代變遷,伐木不再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,加上環境保護意識抬頭,太平山林業在1970年代後期逐漸式微,最終在1982年停產。羅東林鐵也因公路交通逐漸發達而影響利用率,最後是因為風災損毀,決定不再修復而於1979年停駛廢止。

羅東林鐵停駛已45年,早期並無歷史文化資產保存概念,沿線設施無人看管維護,拆除、毀壞、佔用、或改為道路等情況非常普遍,因此能留下的遺跡有限。所幸羅東林場仍保有不少林鐵資產,天送埤、牛鬥、樂水、土場等站亦留存完整站房,而半數以上的隧道也都還能找到確切位置甚至近距離觀察。

近年來地方人士開始倡議重建羅東林鐵,甚至喊出「全線復駛」口號。是否有必要因發展觀光而恢復鐵道,此乃見仁見智;但身為現代公民及社大的一分子,與其隨之起舞,不如實際踏出步伐,先深入了解這條鐵路才下定論。羅東社大「台灣鐵道輕旅行」及「台灣鐵道玩透透」本年度課程利用步行、騎車、乘車等方式,實地走訪探查全線約36公里沿途車站、隧道、橋樑等歷史遺跡與現今樣貌,並留下相關文字與影像紀錄。除了讓學員對於這條曾經存在的鐵道有更多認識,培植在地文化資產保存的理念,也幫助大家在面對相關議題時,能產生更客觀理性的論述。

【展出班級】彭彥哲講師指導的「台灣鐵道輕旅行」、「台灣鐵道玩透透」
【指導老師】彭彥哲

【展期】1131218日(​三)​~1141月8日(三)
【時間】展期間​,每週一~週五(17​:00後至21​:00
【地點】東光國中A棟2樓(光藝廊)

【線上導覽影片】

《線上/序曲篇:行萬里路,走找太平山林鐵—平地段》獻上導覽一起穿越尋找林鐵記憶

《線上/啟程篇:羅東、竹林、歪仔歪,走找太平山林鐵—平地段》獻上導覽一起穿越尋找林鐵記憶

《線上/沿途篇:大洲、萬富、三星、天送埤,走找太平山林鐵—平地段》獻上導覽一起穿越尋找林鐵記憶。

《線上/最終篇:清水湖、牛鬥、樂水、土場,走找太平山林鐵—平地段》獻上導覽一起穿越尋找林鐵記憶